顆粒之間見匠心——訪正大食品遂寧有限公司飼料廠制粒員徐輝
清晨5點30分,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正大食品遂寧有限公司飼料廠制粒區的燈光已經亮起。徐輝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進機器轟鳴的車間。作為廠里資深的制粒員,徐輝在這條生產線上堅守了6年,用雙手將無數原料轉化為高品質的飼料顆粒,用行動詮釋著奮斗者精神。
▲徐輝調整制粒機喂料參數。
2024年寒冬時節,徐輝凌晨3點例行巡檢時發現制粒機沙克龍不斷滲水,他立即停機檢查,發現是夜間沙克龍內外溫差過大,正常的保溫層已經無法滿足保溫需求,集中形成了冷凝水。確認滲水原因后,徐輝便從備件庫找來硅酸鋁板、保溫纖維棉和食品級硅膠密封條,并配合設備部的同事對沙克龍進行改造升級,保障了設備的安全與性能,以及飼料的品質。他常說:“巡檢工作看似簡單,實則是保證生產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責任重大。”
徐輝的工裝口袋總裝著三樣寶貝:電子溫濕度計(量程-40℃~120℃)、自制的環模孔徑測量卡尺(精度0.02mm)、貼滿便簽的《粉化率跟蹤表》。每當制粒機參數調整,他就小跑著取顆粒樣本,穿過彌漫著豆粕香味的車間走廊,沖進實驗室用振篩機(振幅3mm)做粉率測試,第一時間記錄最準確的飼料參數,溫濕度、粒徑、粉率等。連續三個月積累的278組數據,其結果徐輝以可視化圖表的形式,將影響關鍵拐點發生的因素清晰明了地展示了出來:當溫度和水分達到特定值后,粉率會驟降,這樣做出的飼料品質優。
徐輝從事多年技術工作,深知創新的重要性,他提出的30°螺旋蒸汽噴嘴,極大地解決了在制粒環節垂直蒸汽噴射造成半成品結團不均勻的問題。徐輝用CAD畫出噴嘴的改進方案:將直徑8mm的直管噴嘴改為錐形螺旋結構,并委托機修班使用304不銹鋼進行車削加工。調試當天,從噴嘴涌出的蒸汽在調制器內形成肉眼可見的“黃金螺旋”,使制粒機調質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也降低了制粒電耗。
徐輝還創新性地用游標卡尺測繪環模法蘭盤,設計出帶有彈簧定位銷的卡尺。“以前換環模要對準4個螺栓孔,拿撬棍搗鼓半小時,現在5分鐘就能完成環模安裝。”車間的其他同事說,“現在只要聽到‘咔嗒’一聲卡入定位槽,那么環模便安裝完了,又快速又便捷。”
徐輝善于觀察思考、注意提煉總結。他總結的“三看一摸”快速質檢法——三看是看色澤、看斷面、看長短,一摸是摸顆粒粉率,極大提高了制粒員檢測初檢飼料顆粒的效率,為企業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徐輝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專注與堅守。他的故事,是千千萬萬一線勞動者的縮影——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汗水詮釋責任,用匠心鑄就品質。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奮斗者,撐起了中國制造的脊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工作做精,就是不平凡。”這是徐輝的座右銘,也是所有奮斗者的真實寫照。致敬每一位在基層崗位上發光發熱的勞動者!